環境永續
氣候影響全世界,間接也會影響企業管理策略,帶來營運衝擊,在目前國內環保意識上升情況下,為減輕產業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溫室氣體問題,必須符合溫室氣體減量相關法令要求外,並推動各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案,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盛達能源政策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幫助公司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護環境,並符合相關法規和標準。適當的能源政策可以幫助公司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並因應氣候變遷是公司永續經營的責任,藉由持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與使用再生能源,致力成為全球綠色製造的領導者。
本公司每年都會經由第三方驗證來驗證ISO 14001(ISO 14001證書號碼:TW07/01136 效期:2024/08/31~2027/08/31),確保公司確實執行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並已於2024年第一季完成ISO 10464-1溫室氣體查證。盛達2023 年之能源使用量如下表所示,相較2022 年減少119.58GJ 能源耗用量,能源強度減少1.19GJ/ 營業額( 百萬元),表示公司致力於節能減碳的政策,並執行效果良好。
能資源管理
盛達2023年之能源使用量如下表所示,相較2022年減少119.58GJ能源耗用量,能源強度減少1.19GJ/營業額(百萬元),表示公司致力於節能減碳的政策,並執行效果良好。
定量指標 | 單位 | 2021 | 2022 | 2023 |
---|---|---|---|---|
電力使用量 | 度/年 | 575,000 | 456,852 | 466,936.6 |
GJ | 2,070.00 | 1,644.67 | 1,680.97 | |
汽油使用量 | L / 年 | 14,943.7 | 17,860.8 | 13,086.3 |
GJ | 487.69 | 582.89 | 427.07 | |
柴油使用量 | L / 年 | 0 | 2 | 0 |
GJ | 0 | 0.07 | 0 | |
組織特定度量 | 營業收入 | 營業額 | 營業額 | 營業額 |
組織特定度量值 | 新臺幣百萬元 | 576 | 880 | 1,574 |
總能源消耗量 | GJ | 2,557.69 | 2,227.63 | 2,108.05 |
能源強度 | GJ / 百萬元 | 4.44 | 2.53 | 1.34 |
說明:
1. 電力熱值換算為1kWh=0.0036GJ。
2. 轉換係數來源以環保署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6.0.4 版計算燃料熱值,汽油7,800 kcal/L;柴油8,400 kcal/L;天然氣8,000 kcal/m3;1 kcal=4.184 KJ。
3.2021、2022 年組織特定度量的營業額數值僅含有盛達、盛齊、盛陽。
4.2023 年組織特定度量的營業額數值僅含有盛達( 總公司、宜蘭廠、新竹實驗室)、盛齊、盛威、盛智達及晉好。
5. 能源數據含有盛達( 總公司、宜蘭廠、新竹實驗室)、盛齊、盛威、晉好及盛智達。
節能成果
每年盛達都致力於節能減碳的政策,針對各地方檢討及探索可以更精進的地方,除了持續在宣導更方面的節措施,如:宣導隨手關燈、裝冷氣的遠端遙控控制形成智慧空調、購買使用循環扇讓冷氣溫度不用開太低、日光燈座有故障時更換為LED 燈式,以及使用電子化表單及簽核流程來減少紙張用量等。總部在2023 年更換LED 平板燈統計共計85 座,和傳統輕鋼架燈比較用電2,000 小時可省電共約12,410 度,減碳約6,143 公斤,相當於種植512 棵樹。
由於再生能源的間歇性及不穩定特性,造成全台夜尖峰用電相較嚴峻,也增加系統調度上的難度。故盛達集團配合政府綠能政策,積極投入再生能源產業,於全台各地建置儲能案場,可以有效利用閒置土地或屋頂,增加台灣綠電來源發電量佔比,2023年共建置8 個儲能案場,透過電網頻率的高低變化,儲能設備立即反應作動,減緩電網波動。將多餘的再生能源儲存於儲能設備內,可以提高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及穩定性,降低台電用電尖峰期可能的缺電危機,補足用電缺口,維持穩定電力供給及推動綠能產業之目標。
溫室氣體排放管理
溫室氣體是造成全球暖化之主因,因此盛達積極應對並進行溫室氣體盤查,2023年之溫室氣體排放可分為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直接排放源為汽柴油使用,間接排放源為電力使用,2023年加入範疇三之排放量,無破壞臭氧層之物質及其他重大氣體排放,本公司將持續努力精進作為,落實環境永續之目標。詳細排放總量如下:
項目 | 2021 | 2022 | 2023 |
---|---|---|---|
範疇一: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噸 CO2e) | 35.25 | 42.14 | 68.96 |
範疇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噸 CO2e) | 292.68 | 232.54 | 312.77 |
範疇三: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噸CO2e) | - | - | 262.14 |
總排放量= 範疇一+ 範疇二+ 範疇三( 噸CO2e) | 327.93 | 274.68 | 643.87 |
溫室氣體排放強度 | 0.57 | 0.31 | 0.41 |
註:
1. 排放係數依經濟部能源局最新公告數據6.0.4 版(IPCC 第六次評估報告) 計算。
2. 外購電力引用經濟部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 2021 年電力排放係數=0.509kgCO2e/kWh;2022 年電力排放係數=0.495kgCO2e/kWh。
3. 溫室氣體排放強度= 總排放量( 噸CO2e)/ 營業額( 百萬元)
4. 2023 年溫盤數據含有盛達( 總公司、宜蘭廠、新竹實驗室)、盛齊、盛威、晉好及盛智達。
5. 溫室氣體排放僅有2023 年經第三方查證。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暫以2022年為基準年,設定減碳路徑,目標2030年較基準年減少25%,2040年減少50%,2050年減少90%,全面淨零,並每年依現況做滾動式調整。

具體排碳減量行動方案
- 降低空壓系統洩漏率及調降設定壓力值,目標2025至2050年,預估每年節電量可達6,216kwh。
- 照明設備(汰換燈具),目標2023至2050年,預估每年節電量可達29,715kwh。
- 照明設備(減少燈具)目標2023至2050年,預估每年節電量可達2,250kwh。
依據上述行動方案,分階段進行公用設備改善與汰換,針對無法進一步改善消除部分,再透過採購綠電有效降低公司碳排放量以達2050淨零目標。
廢棄物管理
盛達於營運生產製程中以上游供應商原材料之包材(含廢紙箱和廢塑膠)及下游客戶退回的不良品無法維修造成之報廢品,其他製程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分為一般事業廢棄物,主要來自廢塑膠、廢錫渣和廢紙;另一則是有害事業廢棄物,主要為廢電子零組件、下腳品及不良品、含金屬之印刷電路板廢料及其粉屑、附零組件之廢印刷電路板。事業廢棄物委由合格的甲級廢棄物清運處理機構、回收再利用由第三方機構執行,本公司所委託之第三方清運公司皆遵循 「廢棄物清理法」及相關規定,且均無溢散洩漏等情勢,並設有 GPS 定位系統,力求減少對環境生態之破壞。員工生活垃圾係由所承租大樓管理中心統一處置,宜蘭廠員工生活垃圾為購買龍德工業區專用垃圾袋,每周將其垃圾收集後,放置大門,由工業區約聘清潔處理公司代為處理。主要來自事業員工生活垃圾、廢塑膠混合物、廢紙容器、廢鐵、廢鋁,廢棄物。有害廢棄物佔公司廢棄物佔比低,無顯著影響,不具重大性,盛達致力於保護環境,所產之廢棄物皆做好分類,且積極採取循環經濟或減少廢棄物之具體行動,盛達致力於保護環境,所產之廢棄物皆做好分類,且積極採取循環經濟或減少廢棄物之具體行動, 2023 年有2 家供應商分別回收包裝袋、Module 脆盤重複再使用。並導入ISO 14001 系統進行廢棄物管理。2023 年宜蘭廠除民生廢棄物外,無產出其他廢棄物之情事。
2024年廢棄物減量目標:
減少產品上下蓋料件使用的包裝用塑膠袋成為事業廢棄物, 再利用做樣品或RMA包裝用緩衝材料>3%, 在台灣的供應商回收再利用>70%。
2023 年公司所產生的有害廢棄物列表
有害廢棄物 |
---|
廢棄物組成成分 | 離場 | ||
---|---|---|---|
項目 | 有害/ 非有害 | 廢棄物的處理 ( 噸 ) | 處理方式 |
含金屬之印刷電路板廢料及其粉屑 | 有害 | 0.64 | 其他處置作業 |
廢電子零組件、下腳品及不良品 | 有害 | 0.11 | 其他處置作業 |
附零組件之廢印刷電路板 | 有害 | 6.36 | 其他處置作業 |
合計 | - | 7.11 | - |
2022 年公司所產生的有害廢棄物列表
有害廢棄物 |
---|
廢棄物組成成分 | 離場 | 離場 |
---|---|---|
項目 | 廢棄物的產生(噸) | 處理方式 |
鉛及其化合物(廢錫渣) | 0.02 | 再利用處理作業 |
廢電子零組件下腳品及不良品 | 0.02 | 物理處理作業 |
含金屬之印刷電路板廢料 | 0.04 | 物理處理作業 |
附零組件之廢印刷電路板 | 0.39 | 物理處理作業 |
合計 | 0.47 | -- |
2023年總公司所產生的非有害廢棄物列表
非有害廢棄物 |
---|
廢棄物組成成分 | 離場 | |
---|---|---|
項目 | 廢棄物的產生(噸) | 處理方式 |
廢紙 | 0.15 | 其他回收作業 |
廢錫 | 0.02 | 再生利用 |
廢紙 | 5.18 | 其他回收作業 |
一般生活廢棄物 | 19.78 | 焚化 |
合計 | 25.13 | - |
2022年總公司所產生的非有害廢棄物列表
非有害廢棄物 |
---|
廢棄物組成成分 | 離場 | 離場 |
---|---|---|
項目 | 廢棄物的產生(噸) | 處理方式 |
廢塑膠 | 0.28 | 回收再利用作業 |
廢紙 | 7.7 | 回收再利用作業 |
一般生活廢棄物 | 27. 1 | 大樓共同處理 |
合計 | 7.98 |
盛達集團的一般垃圾係由所承租大樓管理中心統一處置,故無法單一量化監控。一般生活廢棄物估算以新北市 2022 年平均每人每天垃圾清運量 0.633 公斤, 總工作日 250 天,員工人數 171 人估算(不含宜蘭廠)。
廢棄物之管理目標
2023~2025 年目標:
- 依法每月上網申報廢棄物之產出、貯存、清除、處理、再利用、輸出及輸入完成率 100%。
- 事業廢棄物合法清運符合率 100%。
- 化學品空桶供應商回收重複再裝填使用完成率 100%。
- 不定時跟車及訪視確認事業廢棄物清運處理 100% 符合法規要求。
2026~2031 年目標:
- 積極推動廢棄物減量與資源循環再利用。
- 每年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比例增加 1%。
水資源管理
本公司為追求用水效率極大化,透過日常宣導推行隨手關閉水頭,使用節水器具,透過日常行動,強化全體員工珍惜水資源之素養,落實節水成效。
盛達與宜蘭廠用水主要來源為生活用水,水源為自來水,且接無使用地下水之情事,盛達統一由大樓共同處理,主要來源為翡翠水庫;宜蘭廠則為新城溪。對公司及廠區附近之水源及生態環境無顯著影響,不具重大性,且每半年針對廢水排放水質進行檢測,其檢測結果皆符合主管機關的排放標準。
公司皆為水資源中低風險區域,宜蘭廠2023年取水量為0.11百萬公升,用水密度為0.00006,詳細取用水資料如下表:
盛達宜蘭廠用水量 | ||
---|---|---|
年度 | 2022 | 2023 |
取水量(百萬公升) | 0.13 | 0.11 |
排水量(百萬公升) | 0.10 | 0.09 |
耗水量(百萬公升) | 0.03 | 0.02 |
組織特定度量(百萬元) | 營業額 | 營業額 |
組織特定度量值 | 1,211.418 | 1,828.751 |
用水密度 | 0.0009 | 0.00006 |
註:
1. 耗⽔量= 取⽔量- 排⽔量。
2. 用水密集度計算方式為:取水量(百萬公升)/ 營業額(百萬元)。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
再生能源
企業社會責任(CSR),成為21 世紀初以來,全球企業界的共同使命。推展至近年,更興起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投資潮,呼籲各大法人與大眾投資善盡ESG 的企業,進而達到全球永續經營的願景。
新冠疫情讓全球窮人更窮,50 年來食物問題嚴重,估計全球1.5 億人受糧食危機所苦,全球1/3 水資源缺乏,未來五至十年間,可能有2/3 人會面臨缺水。全球各種極端與不公平現象,讓各界明白想擁抱永續未來,眼前有許多考驗。
「談氣候變遷是風險,但低碳經濟就是機會」,只要換個角度,投入CSR 與ESG 不是成本,而是機會。
盛達依循以往公司一貫的理念,致力於環境再生能源發展。
本公司為響應政府綠色能源政策,於2022年度太陽能電廠新增投資金額為46,149仟元、儲能案場新增投資金額為145,592仟元,2023年度太陽能電廠新增投資金額為649仟元、儲能案場新增投資金額為84,498仟元:投資之太陽能電廠2023年度累積發電並售予台電共約1,440,907度,有助於台電減少碳量約713.2公噸。
響應政府訂定「2050淨零排放」及擴充再生能源之政策目標,本公司參與台電AFC儲能系統建置有助提高再生能源利用率,2023年度新增自有案場儲能設備投資金額為84,498仟元,新增建置儲能電池容量共約3MW,協助台電提升能源系統韌性及因應再生能源變動之儲能需求,減少再生能源的消耗。